400-909-8008
EN
公司新闻 员工活动 优加原创 行业资讯

照明品牌在零售终端价格违规的情况,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?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点击数: 101 返回

本文由优加渠道监测咨询公司[YOUPLUS]出品,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照明品牌零售终端价格违规的情况,主要表现为以下 5 种核心形式:

1、超范围调价:终端未按品牌规定的指导价 / 调价幅度执行,擅自大幅加价(如将品牌指导价 1500 元的吸顶灯抬高至 2000 元销售)或低价抛售(如为清库存将品牌限价 800 元的射灯以 500 元低价售卖),破坏品牌价格体系。

2、标价与实际不符:终端标价签显示的价格与实际收款价格不一致,常见于 “标价低、收款高”(如标价签写 999 元,结算时称 “标价是老款价格,新款要加 200 元”),或隐瞒可享受的促销优惠(如不主动告知品牌 “满 1000 减 200” 政策,按原价收款)。

3、促销政策违规使用:终端滥用、篡改品牌促销政策,如伪造促销活动(谎称 “品牌限时折扣” 实则自行抬价后打折)、超额叠加优惠(品牌规定 “会员享 9 折”,终端额外叠加 “私享 8 折” 导致低价违规),或截留促销权益(如品牌赠送的 “免费安装服务”,终端向消费者额外收费)。

4、跨区域串货低价销售:终端从非品牌授权的跨区域渠道进货(即 “串货”),以低于当地品牌指导价的价格售卖,例如将 A 地区 800 元进货的灯具,在 B 地区以 900 元低价销售(低于 B 地区品牌指导价 1200 元),扰乱区域价格秩序。

5、套餐价格违规:品牌明确规定套餐组合及定价(如 “1 主灯 + 4 筒灯” 套餐价 2500 元),终端擅自拆分套餐高价单卖(如主灯单卖 1800 元,远超套餐中单灯的折算价 1500 元),或自行组合非授权套餐(如将品牌不同系列灯具拼凑成 “定制套餐”,定价高于品牌同类套餐 30% 以上)
 [优加渠道监测丨YOUPLUS] 服务行业20+,服务海内外客户1000+,自主研发平台,建立覆盖全国及海外的执行网络,擅长执行全国性及海外调研项目。

  • 推荐新闻